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乡村教师的博客

隐居于村野,遨游于网络,看时事变化,品百味人生,过平淡生活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新民文化发展现状  

2017-05-23 11:56:43|  分类: 乡土文学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新民文化发展现状

新民小镇,僻居黔北一隅,籍籍无名。文无李杜之千古风流,武乏岳郑之纵横决荡,亦无美人奇女以自彰。然山野之中,未必无贤,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,凡为民而谋,传道授业,泽被山泽,颂于众口者,岂无人哉?

新民文化起源,最早可追溯到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时值世道清平,人民安居乐业,文人多爱业余写作时官田坝李姓,诗书皆盛,涌现出了李凤翧、李等一批文人雅士,是新民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

建国后,提倡大众文学,在创作上,贯彻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”的方针,翻身后的工农群众,经过扫除文盲学习,初步学会了读书写字,大唱、大写控诉旧社会,歌颂新中国的诗文于是大批山歌、唱词、顺口溜应运而生这些作品虽是村言俚语,但也直自豪迈。

1957年贯彻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文艺方针,提倡写“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”的文学作品广大工农“破除迷信、解放思想”,敢想、敢说、敢写,曾涌现出一大批业余文学创作者。

经历十年浩劫,新民文化遭到空前破坏,一大批先贤优秀作品毁于一旦,此乃我新民文化之殇也。

文革结束后,拨乱反正,文艺复苏,文学创作兴起,也不乏文人雅士业余创作,一大批优秀作品时常见诸报纸,杂志。

改革开放,特别是市场经济建立之后,在重经济发展,忽视文化传承的错误观念影响下,文学创作少有人问津,文化传承开始出现断代,偶尔有作品出现,也是鲜为人知,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几乎遗失殆尽。

进入二十世纪,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,社会秩序日趋稳定,社会经济空前繁荣,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,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,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,各项事业稳步发展,新民文化开始复兴,少数文学爱好者开始进行业余创作。

这一阶段,文化虽有复兴,但也只是星星之火,似无燎原之势。虽成立了民间艺术联合会,但并没有真正推动新民文化的发展,就连已有的文化都未得到挖掘。

20168月,微信公众号《大向传媒》创立,对新民地方文化进行宣传介绍,在媒体的带动之下,一大批文化爱好者开始关注地方文化,新民文化又一次走向复兴,一大批爱者开始尝试文学创作。

在《大向传媒》的影响和带动下,为传承地方文化,促进地方文化发展,提升地方文化底蕴,经新民地方文化爱好者几经商议,于2017225日创建“新民文化沙龙”微信群,以聚集热爱地方文化之士,搭建地方文化交流之平台。

以《大向传媒》为宣传窗口,以《新民文化沙龙》为交流平台,汇聚各方力量,共谋地方文化之发展,提升地方文化之底蕴。

业余创作逐渐兴起,他们以自娱自乐之心态,以“半壶水响叮当”之勇气,以传承文化发展之精神,创作出了一大批作品,这些作品虽大多数难登大雅之堂,但却具真情实感,也还能雅俗共赏。

文化离不开传承,更离不开宣传,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何来文化传承和发展,只有“半壶水也要响叮当”才能将文化继承和发展下去。

传承地方化是我辈之职责,为传承地方文化,提升地方文化底蕴,本平台将陆续刊载新民作品,以飨读者,敬请关注本公公众号。

内容如有不妥之处,敬请留言批评指正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7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